70年代末,沈延毅先生与杨仁恺先生等 (左二:沈延毅,右一:杨仁恺) “九大碗”与“十五碟” 1982年年初,辽宁书协成立,沈延毅先生任主席…
据媒体报道,5月10日晚在日本大阪举办的“雅宝2025春拍”上,一卷明代王阳明手书诗翰以21.8亿日元(约1.09亿元人民币,含佣金)成交。…
市场概况与名家表现 在2024年的近现代书画市场中,名家作品与精品小幅成为了交易热点,引领了市场的热潮。在错综复杂的经济背景和艺术风尚演变下…
一印一乾坤,方寸之间,张力无限。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游刃乾坤——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来楚生 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在程十发美术馆…
11月28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美在苍朴——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20世纪以来写意花鸟画家作品展”与观众见面。中国题字网创始人悠然轩主带领艺…
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篆刻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文字的镌刻,更是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承。而篆刻的韵味,很大程度上来源…
沙孟海,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 他是中国现当代书法家、篆刻家。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
吴昌硕,又名俊卿,字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
清 吴昌硕刻“张公之束”青田石章2.5×2.5厘米 通高6.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张公之束」印是吴昌硕为张鸣珂所刻。张鸣珂(一八二九年〜一…
清 吴昌硕刻“澹堪居士”石章 2.7×2.7厘米 通高6.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的篆刻特点独具一格,他创造性地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
清 吴昌硕刻“勋伯五十六岁以后书”寿山石章 2.8×2.8厘米 通高6.5厘米 故宫博物院 吴昌硕的篆刻特点独具一格,他创造性地将书法、篆刻…
清 吴昌硕刻“马衡“ 青田石章 1.9×1.9厘米 通高5.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昌硕刻“马衡印信”青田石章 1.9×1.9厘米 通高…
印,即信也。古往今来,这方小物,代表一个人的承诺。 一后辈曾追问“印圣”吴昌硕:“你一生刻过无数印章,晚年为何只带这简朴的‘明月前身’印?”…
吴昌硕 《为高邕刻青田石自用印》 1896年作 3.2cm×3.2cm×7.8cm 印文:泰山残石楼 边款:邕之得明拓泰山廿九字,因…
一、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 ,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
基本知识,收藏备存 一、书体类 1、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 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