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AR立体书《湄洲·妈祖》亮相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

11月2日上午,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开幕式,《湄洲·妈祖》AR立体书作为论坛的重要发布内容,向全球正式推出。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等领导,与来自海内外四百多位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该书由台海出版社倾情推出,作为本次论坛的献礼之作,意义非凡。

三个“一”揭示新意

发布仪式上,首先播放了新书宣传片,三个“一”瞬间夺睛:一部以创新形式展现妈祖文化魅力的头部著作,一部用现代科技讲述妈祖文化故事的数字图书,一份献给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独特厚礼。

出版用心:以文化之桥连通两岸

接着,台海出版社负责人窦为龙做了出版分享,他表示,出版妈祖系列图书,旨在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内涵,传承弘扬其核心价值,促进妈祖文化在更广范围传播与交流。作为以“架设文化桥梁,促进两岸统一”为宗旨的中央一级出版社,该社将充分发挥对台出版特色,致力于推出适合两岸青少年阅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积极组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服务台湾同胞和作者,推动两岸图书出版融合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AR立体书《湄洲·妈祖》亮相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插图中国题字网

《湄洲·妈祖》AR立体书揭牌

揭幕仪式:见证文化创新的“新样本”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与窦为龙、《湄洲·妈祖》AR立体书主编林金赞、刘秀泉,共同为新书揭幕。

科技赋能|AR立体书《湄洲·妈祖》亮相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插图1中国题字网

科技赋能|AR立体书《湄洲·妈祖》亮相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插图2中国题字网

《湄洲·妈祖》立体书展开图

创新分享:AR立体书打开妈祖文化新视域

当天下午,新书分享交流会在妈祖书屋举行。台盟中央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台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许勇铁,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志军,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副董事长吴国春,北京亿发百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秀泉,纸艺设计师王伟,莆田学院商学院院长林明太,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台湾高雄狮甲慈明宫主任委员黄土城,台湾艺术大学博士、国画家黄中泰,台海出版社负责人窦为龙,以及其他领导和嘉宾近60人参与了交流。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向青少年代表、莆田学院及部分妈祖宫庙赠送了新书。

科技赋能|AR立体书《湄洲·妈祖》亮相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插图3中国题字网

多方声音:共话文化传承与融合之路

许勇铁表示,这本书的出版,既是一次妈祖文化的创新呈现,更是台盟落实苏辉主席“发挥‘台’字特色、深化两岸文化融合”指示要求的具体实践,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份“两岸情感信物”:它能让广大青少年在AR场景里读懂妈祖文化的大陆根脉,能让两岸敬仰者在立体纸艺中看见共同的精神家园,更能让我们在“护国庇民”的共同信念中,进一步筑牢“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根基。

苏志军表示,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天下所有妈祖敬仰者的宣传与推动。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助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融合的创举,依托“立体纸艺+AR科技”的创新形式,实现了妈祖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了“一书即一岛”的沉浸式体验,生动传递中华海洋文化的和平包容,也让两岸青少年在互动探索中触摸文化肌理、感悟妈祖精神,促进心灵相通。因为这本书,妈祖文化传播的形式得以丰富,渠道得以拓延,在两岸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得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传承。

吴国春认为,对两岸人来说,妈祖文化是一条割不断的情感纽带。通过这本书,可以让两岸的青少年们不用出门,也能看到湄洲岛的样子,能了解妈祖精神。因此,这本书是对妈祖文化很好的传承。台湾同胞翻开它,AR能把湄洲岛的风土人情、热闹非凡的妈祖信俗活动“搬”到眼前,摸得到自己的精神老家;大陆孩子点一点屏幕,就能明白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他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桥”,让他们在看故事、玩互动里多了解彼此,把“两岸一家亲”的想法记在心里。

主编刘秀泉认为,这本书是台海出版社联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莆田学院、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立足京城、连接两岸的一次创新尝试——让妈祖文化的历史记忆,通过现代科技“活”在当下。这本书于他而言,更是一份“京城使命”。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海洋文化与妈祖文化产业专委会的常务副主任委员,他深知首都的文化传播责任——既要守护好“京城文化”这样的历史根脉,更要开出妈祖文化创新的花朵。就像京绣工艺走进生活、古文字借数字技术传播世界,他也希望这本立体书能成为妈祖文化创新的新样本,让“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通过湄洲这个窗口,传递给更多两岸青少年,传递给世界妈祖敬仰者。

本书的结构设计师王伟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一个纸艺作品,更是一段因妈祖文化结缘的珍贵旅程。2017年初次登上湄洲岛时,祖庙红墙映海浪的景象、岛民对妈祖的虔诚,让他真切感受到“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底色。2025年,他带着立体书初稿再登岛,作者谈及妈祖文化时眼里的光,祖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默默支持和付出,印厂师傅们对选纸的静心考量,让他坚定了用纸艺为妈祖文化“发声”的心愿。他说做立体书三十年,他信“纸有温度,艺能载道”,愿两岸青少年翻开这本书时,能从纸艺里摸到共同的文化根脉,读懂“两岸同根”的深意。感谢所有付出者,愿这本小书成为妈祖文化传播的使者,为两岸融合添份微光!

本书指导专家之一林明太表示,这本书中每一个字符的打磨,都源于对妈祖文化的敬畏,以及“让千年文化可触摸、让精神力量可感知”的执念。创作之初,他和创作团队就定下两个核心目标:一是做“有细节的历史记录者”,二是当“有温度的文化转译者”。比如,为了让文字既扎根史料,又贴近青少年读者的认知,他们在第一页“湄洲码头”,不仅写它“如巨轮船帆般的建筑造型”,更特意加入“海神号轮渡九分钟航程里,白鸥追浪、石像渐清”的场景,让青少年读者翻开书就能感受到“向妈祖挥手”的亲切感;介绍祖庙西轴线朝天阁时,除了记录红木妈祖像“3.23米身高、0.99米底座”的数字,更写下它“由一整块巴西花梨木雕刻,台湾鹿港天后宫同款脸型”的细节,让两岸同根的情谊藏在字里行间。其实这本立体书就像这艘福船,载着千年妈祖精神,也载着大家对“两岸一家亲”的期盼。未来,他期待本书能成为两岸青少年“云游祖庙”的窗口,成为海外妈祖庙传播文化的载体,让更多人读懂:妈祖文化,是刻在血脉里的中华根,更是连起两岸的和平桥。

黄土城表示,这本书让他很震撼也很感动。当翻开“妈祖石像”那一页——哇,整个妈祖石像仿佛在书页上动了起来!有种浪涛诚服在妈祖脚下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本书让他深深感受到:无论隔着多宽的海峡,妈祖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拜的是同一尊妈祖,信的是同一份慈悲,传承的是同一个“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借这本书,他想说:妈祖缘,两岸情。期待大家继续携手,让妈祖文化通过这样创新的方式,代代相传、越来越兴旺!

台湾画家黄中泰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致力于妈祖形象的创作,此次专程从台湾赶来,并带来了12幅形象不一的妈祖作品。他说,身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他深切感受到海峡两岸同宗同源、同文同种,那是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历史是不可模糊的,更不可窜改的。两岸人民有着共同信仰的力量,正是妈祖慈悲的大爱,其穿越时间与海洋,凝聚着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他创作妈祖系列作品,除了是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外,也是他在国画创作上的情感依托,他希望以艺术的语言,诠释妈祖文化的深邃内涵。

四重意义:文化自信与两岸融合的新载体

《湄洲・妈祖》的横空出世,不仅是一项出版创新,更具有重要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是,为台湾同胞打开了一扇了解大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能够增进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对大陆的亲近感和对祖国的认同感,进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这对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是,为两岸民间交流搭建起了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线上平台。通过创新的科技手段,围绕妈祖信仰这一共同的文化遗产,使妈祖文化成为凝聚民族情感、消弭认知鸿沟的柔性纽带,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三是,为两岸妈祖敬仰者构建起了一个关于妈祖的数字知识库。通过小程序,能够让两岸妈祖敬仰者在这个知识库中,直观地阅读、观看妈祖的过去、今天和明天,进而深入了解妈祖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与弘扬,感受其跨越时空的魅力。

四是,为两岸妈祖敬仰者彼此之间交流心得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目前,小程序还在1.0时代,未来,小程序会持续升级至2.0版、3.0版,让《湄洲・妈祖》图书成为永不“过时”的文化创新项目,让读者永葆阅读新书之感。

展望未来:让妈祖文化之光照亮世界

科技赋能|AR立体书《湄洲·妈祖》亮相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插图4中国题字网

作为《两岸青少年不可不知的祖国》之“护国佑民妈祖篇”的开篇之作,《湄洲・妈祖》这本书仅是新征程的开始。未来,台海出版社和编委会将继续联合两岸力量,把更多像湄洲妈祖祖庙这样的“共同记忆”,如《大甲镇澜宫·妈祖》《狮甲慈明宫·妈祖》等,化为生动的AR立体读物与文创精品,让全球妈祖敬仰者触摸和体悟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与人文价值,感受“立德、行善、大爱”的持久力量。

名家原创书画 ☆ 服务个性需求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010381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61098998@qq.com

    免费参谋咨询:8:00-22: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
    1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