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协会|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讨论会举行

中国书法家协会|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讨论会举行插图中国题字网

  7月30日,“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第十二期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在京举行专题讨论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张继、张建会,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杨伟华,以及54名学员参会。李昕主持专题讨论会。

  围绕“篆书篆刻创作论题,马硕、赵世峰、李从众、姜家有、林坦、张伟、梁勇第等认为,篆书创作应潜心传统,守正创新,树立正大气象,践行雅正书风;在文字学上下功夫,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积累经验、尊重规律,将个性语言融入创作,摒弃急功近利之心,不耽于时风;深入研究篆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从古代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当下的篆刻创作过度追求形式新奇,往往使篆刻艺术沦为视觉游戏,人文缺失,笔刀脱节,许多作者沉迷于视觉冲击力,却忽略了篆刻最本质的文人性情与书卷气。那些曾令文人终日追求的金石意趣与文心寄托,正在悄然消逝,这是篆刻作者需要警惕的。

中国书法家协会|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讨论会举行插图1中国题字网

围绕“隶书楷书创作论题,李冰、牛跃乾、王立场、邓杨、李磊、俞文军、田斌、孙洪权等认为,当前展览中部分隶书作品存在模仿跟风、面目雷同的问题,存在过度追求形式创新、结体过分夸张变形、章法刻意支离破碎的现象。崇尚质朴不等于刻意丑拙,隶书作者要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沉潜经典,根植传统,多元取法,内化学养,综合提升。近年来楷书创作由于缺少文化沉淀,后劲不足,往往风格固化,止步不前。楷书作者要守正筑基,精研碑帖,博涉求深;要始终秉持对传统的敬畏之心,守正不守旧,创新不离根。

围绕行书草书创作论题,冯强、王冬寒、刘杨青、于瑞欢、骆炜、唐浩榕、李聚精、孙涛、温鹏杰、司正博等认为,当下行草书创作风格雷同现象仍然亟需解决,一些作者常困于“师古不化”,强调形式构成所带来的空间结构变化与视觉体验,重设计而轻自然书写。今天的行草书创作,需要少一些尽情宣泄、鼓努为力,少一些设计制作、作秀包装,多一些天趣与性情,多一些理性的支撑。行草书作者要以传统经典为滋养,深研古法之妙,结合时代审美、文化语境,在深刻理解“法”的基础上寻求“破法”与“立法”之道,在自然书写中融入个人气质禀赋、审美倾向,创作出既有传统风骨又具时代气象的佳作。

围绕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论题,汪能江、王喜福、刘怀彬、宗宏宇、郭云鹏、黄鑫、贾王文等认为,传统书法美学精神的回归已然成为当代书法的第一要务。只有强调书法的文化属性、文本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才能保证中国书法的纯粹性和可持续发展。书法传承不仅是笔墨技法的延续,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传递。青年书家要把握“托物言志,寓理于情”的创作内核,坚守“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的表现法则,追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审美境界,中华美学精神不仅存在于艺术殿堂之中,更深植于千百万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与生命情怀。因此,书法不应仅仅是文人雅事的符号,更应是连接大众心灵、书写时代情感、焕发文化自信的艺术形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讨论会举行插图2中国题字网

围绕活化利用传统书法资源论题,蓝杰聪、杨洁、杨玉剑、陈才俊、冯周斌、赵安、顾翔等认为,百年来不断有新的古代书法资源问世,金石碑刻、简牍帛书等等,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创变信息,要将其作为素材与参照,丰富滋养当前书法创作。面对传统书法资源,要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发现、利用,视野开阔不代表良莠不分,临创转换不等于简单机械的形象模仿,而是以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创作积淀为支撑,从中寻找取法对象,拓展新的风格形态,“活”是多样手段,“化”是有机融合。要以当代的立场、艺术的立场,创造性转化,入古出新,汲古出新、守正出新,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书法作品。

围绕艺文兼备、技道并进论题,蒋奎、王书峰、徐子钧、郑林、侯少楠、陈洪普、赵月秋等认为,艺文兼备、技道并进应是当代书法工作者的自觉追求。“艺文兼备”,要求书家既要有驾驭笔墨的精湛技艺,也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使书法作品达到技术与文化、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技道并进”强调技术与精神的同步提升,反对将两者割裂,当技与道达到和谐统一时,笔墨之间自然流露出书家的精神气韵。书法本是“心画”,人格境界、道德修养、文化积淀决定作品的精神高度。优秀作品绝非技法的简单堆砌,而是技法锤炼与道统体悟的同步精进。以文养艺、以艺承文,文以载道,作品才能在笔墨之外拥有更强的精神穿透力。

围绕书法教育论题,邵跃晰、叶满宇、吴建伟、黄新悦、李楠琦、杨家伟、孟令琦、贾长庆等认为,书法教育工作者要以植根深厚传统为依托、以时代精神为内核、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社会美育为担当,深入挖掘书法艺术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在书法美育中要引导青少年知美守美,横平竖直、结构匀称,是汉字美学的“基准线”。青少年在学习写字临摹的过程中,逐渐感知左右对称的平衡之美、主次分明的秩序之美,这种审美启蒙,是知美的关键;“守美”则需提供可遵循的美学范本,颜体的雄浑、柳体的劲挺、欧体的严谨,虽风格各异,却都恪守汉字的构字逻辑与书写法则。规范书写绝非复古作秀,而是建立审美秩序的必然选择。

专家点评环节,叶培贵谈到,书家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刻认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质内涵,结合近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曲折历程和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战略来理解,在树根铸魂上认清意义,在实践路径上反思得失,在教育传承上扎实推进,确保中华文化瑰宝的性质不弱化,民族精气神的内蕴不变味,传承和发扬的道路不偏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独特的翰墨馨香。张继谈到了当前创作存在的问题。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出新如同巨树每年抽出的新芽,既离不开树干输送的营养,又要适应新的气候与环境。对具备相当创作水平的学员来说,要辩证把握提升素养路径:理念比行为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才情比功力更重要。在创作中,要做到共性融个性、创新植传统、不变应万变、整体通局部、矛盾求统一、胆大需心细、形式载内容、国学养桩功、理论并实践、学养促发展。关于守正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气象与意趣、理念与实践、创作与展览、艺术与学养、碑学与帖学等话题,核心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张建会谈到,高研班是着眼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当下与注重长远的综合素养建构之举。书法艺术需要基本技巧的深入锤炼,以见精勤之力;更需要文化精神的长期涵养,以成陶养之功。只有在技与道、学与养,内外兼修之下,积跬步,致远道,才能铺好发展道路。书法艺术是人生积累的综合反映,要内在笃定而沉潜传统根基,才能外在适应甚至引领时代发展。沉潜是为了更好的释放,只有眼望高峰而立足脚下的攀登,才能大道乘风,行稳致远。

  徐永军对全体学员圆满完成集中研修阶段学习表示祝贺,充分肯定学员在讨论发言中展示出当代青年书家的素养和风采。他勉励学员要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艺文兼备,走技道并进之路;坚定立身之本,走守正创新之道;坚守艺术理想,弘崇德尚艺之风。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艺术家的重要回信进行深入解读,强调高研班学员要突出加强历史和理论修养,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前行动力,坚守艺术理想,不忘为民初心;以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厚实理论功底,打牢艺术创作的基础,涵养推出精品力作的学术功力。学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阶段学习成果,坚持崇德尚艺,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年轻书家学习的楷模,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勇攀书法艺术高峰,为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期高研班授课,围绕传统文化修养,北京大学张辛讲授《国学基本精神与传统人文修养》,中央财经大学王强讲授《不断超越自我局限的精神境界——老庄思想与艺术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讲授《汉字与中华文化》,山东师范大学吕文明讲授《何以书圣——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王羲之书法精神探索》;围绕文字学,北京大学董珊讲授《镂于金石 书于简帛——漫谈汉语言古文学及四个分支学科》,中山大学田炜讲授《书法篆刻创作中的古文字应用》;围绕古代书论,北京师范大学邓宝剑讲授《晋唐书论指要——以孙过庭<书谱>为例》,北京语言大学朱天曙讲授《宋元时期书论的历史嬗变和人文内涵》;围绕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讲授《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中国传媒大学张晶讲授《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华美学精神之历史感》,华东师范大学崔树强讲授《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基因——从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谈起》;围绕书法创作,郑州大学李刚田讲授《当前书法创作动态与思辨》,吉林大学丛文俊讲授《书法史与当前创作的观照》。
  授课期间,李昕主持“推动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就书法创作、教育培训、行业行风建设等话题与学员深入交流。大家表示,要保持认真勤勉、孜孜以求的积极态度,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主动担起播火者角色,带动更多青年书家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共同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山清水秀的书法生态,践行好新时代书法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高庆春、朱培尔、郑培亮、王学岭、李有来等与学员进行专题创作交流。学员还赴中国美术馆,就汉代简牍帛书、古代碑帖、近现代书画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蕴等进行专题研修访学。

名家原创书画 ☆ 服务个性需求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010381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61098998@qq.com

    免费参谋咨询:8:00-22: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
    1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