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收藏、交易以及拍卖方面,最为活跃的是书画,几乎占到市场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瓷器、油画以及地下文物,尽管也有价值,但可合法流通的数量毕竟较少。文物非古无价值,而近现代书画的存量也很丰富。
港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的书画收藏大多从合法渠道获得。一是由民国时期的文物商销往海外,包括卢芹斋以及日本的山中商会。1949年以前的私人收藏随着国共内战结束带到港台地区或海外国家的也不少。还有较多的是1949年以后通过合法的贸易渠道卖出的。当时国有文物商店和各地工艺品公司收购的一部分书画被作为商品出口创汇。除各地的文物商店以外,朵云轩、荣宝斋更是长期以书画外销为主,通过香港销往海外。以笔者1973年至2001年在朵云轩的经历看,香港集古斋、日本荣丰斋,也都曾将书画销往海外。现在限售的很多20世纪的名家作品当时大多在可出口之列。而一些明清的画,只要列为旧仿的,也允许出口,这其中也有一些后来被认定为真迹的旧仿。改革开放后,政府也允许移居港台地区或海外国家的人士带去部分自家的收藏。这些构成了港台地区和海外私人书画收藏的主体。不可否认,有些书画以走私的方式或在战争时期被带往海外也在所难免,但并非主流。


台湾地区的书画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