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的题款(题跋)上款和下款详解总论

书法作品的题款(题跋)上款和下款详解总论缩略图题字网

在古代,书写在书法作品正文、画面的前边的文字称为“题”,书写在后边的称为“跋”。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足部》的注释中写道: “题者,标其前;跋者,标其后。”
款识的历史更加久远。商周时代的钟、鼎等铜器上面已经镂刻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中写道:“……今比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于宗庙。”颜师古注解说:“款,刻也; 识,记也。”关于款识的含义,《通雅》卷三十三所引用的资料还有三种解释: 一,款是阴文,是凹入的字款;识是阳文,是凸出的字迹。二,款在器物的外部;识在器物的内部。三,器物上的花纹图案称为款; 器物上的篆体文字称为识。
明清以来,书写在书画作品上的附属文字,统称为题款。对于现代书法鉴赏的要求来说,一幅书法作品除了用特定书体书写是有一定社会思想内容诗文的正文之外,还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出相对完整的题款,才能够算是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题款,不仅从其文字内容,而且从其艺术形式,都是整个书法作品有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些书法家认为,对于一件书法作品来说,特别是对于篆书、隶书、楷书等比较规范工整、不容易表现出个人艺术风采的书体来说,三分在正文,七分在题款。这种说法不一定十分合适,可是,由此可以看出题款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艺术意义。书法作品的题款(题跋)上款和下款详解总论插图题字网  书法作品中的题款一般分为上款和下款两部分。
上款书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创作的对象、目的,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送给谁的、做什么用的。一般包括受赠者的姓名或雅号,其与作者的关系,作者的敬意、意愿的缀语等等。例如,清代冯敏昌撰写的一副八言行书对联的上款是: “拙句奉呈耕亭少字伯节使大前辈大人钧诲。”
有些作品是作为一般艺术作品而创作的,观众力求广泛,可以不题写上款。有的作品是专门为了某人、某单位、某事件而创作的,为了强调具体对象、目的,一定要题写上款。例如“祝贺新华书店建店五十周年”等等。
不少书画史料表明,有些购买名家书画的人,为了标榜自己与著名书画家的关系亲密,表明自己具有鉴赏名家书画的能力,往往不惜重金要求题写上款。而有的著名书画家,对于素不相识的人要求题写上款或者断然拒绝,或者不客气地收取双倍润笔费用。由此可见,不论是作者还是收藏者,历来对于书画作品的上款都是十分重视的。
下款书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中所书写的诗文出处、作者姓名、字号、籍贯、书斋名号、书写日期、书写地点、表达作者心情、意愿的缀语等等。例如,明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一幅书法作品的下款是: “大德十一年岁在丁未十二月廿六七日吴兴赵孟頫书”。
上款一般写在作品的右上方,多数比正文的上端略微低一些。下款一般写在作品的左下方,多数比正文的下端略微高一些。题款的字体要与正文有些差异而又协调,字型一般要适当缩小。
书法作品的上款虽然往往只有几个字,但是其中有许多讲究,学习研究书法的人应该有些了解。
为了表示郑重,有些作品的上款在受书者的姓名之前加上“抬头”。例如:
奉呈——恭敬地呈献给。
敬赠——尊敬地赠送给。以上一般用于为长者、上级书写的作品。
为——为了。
赠给——赠送给。以上一般用于为同辈人、朋友书写的作品。
赐——赐予,赐给。
示——指示、示明。以上一般用于为后辈人、下属人员书写的作品。
在书画作品的上款中,为了表示尊重或亲密,一般省略接受对象的姓氏,甚至也不写名字,而写雅号。
书法作品上款名号后面的称谓、缀语各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
先生——意指作者敬重的人物。有时则是作者出于行文礼节对于陌生人士的称呼。
同志——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士。革命工作的战友、同事。
道兄——一般指共同学习研究艺术的兄弟、朋友。
仁兄——作者尊敬、信赖的兄长、朋友。
老兄——与作者关系深厚、亲密的兄长、朋友。
世兄——父亲或父辈朋友的子弟。
贤弟——作者信任、钟爱的幼弟、朋友。
贤契——作者的良好伙伴、亲密朋友。
方家——一般指精通书法艺术的内行、专家。
书友——共同学习、研究书法艺术的学友、朋友。
同道——与作者共同爱好、学习书法艺术的人。
大雅——书法艺术修养高深、趣味高雅的人。
法家——精通、掌握书法艺术法则、技巧的人。
同学——学友,一起学习书法艺术的人。
伉俪——夫妇,用于夫妇二人的姓名之下。

书法作品的题款(题跋)上款和下款详解总论插图1题字网

  下款中的正文诗文出处、说明,本来是正文的组成部分。可是,一般都是使用较小的字与下款连接书写,所以也放在下款部分略加叙述。关于正文的出处,应该根据出处的具体情况,根据整个作品的构思、构图具体情况处理。文字可多可少,例如,书法作品书写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详细一些可以写成:书唐李太白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短一些可以写成: 唐李白诗《黄鹤楼》,甚至可以写成: 唐诗一首。
有的作品在题款的诗文出处部位(一般写在正文之后)标明是“书旧作”,意思是作品中书写的诗文是书法家本人过去的作品,并不是泛指所有人的过去时期的作品,这是学习书法的人应该了解的。
如果书法作品中书写的是某篇诗文的全文,写出篇名即可。如果书写的是某篇诗文的部分章句,应该标明“节录”、“摘句”之类的字样。这样便于读者准确了解诗文内容。
如果书法作品是用小篆、大篆、甲骨文等目前多数观众难于认识的书体书写的,最好附加释文。目前已经有书法家也在大草书体的作品中附加释文。释文的书体应采用楷书、行书等易为人识的书体。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观众读懂诗文内容,进一步扩大、加深书法作品在广大书法爱好者中的影响。
下款中的作者名号也有一些讲究。历史上的多数书法家除了名、字之外,还喜欢使用“雅号”,大致相当于当今作家的笔名或艺术家的艺名。有些书法家的雅号很多。例如,宋代的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又世称米南宫。清代的大书画家石涛,姓朱,名若极,乙酉(1645年)后更名为原济、元济,又名超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又号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粤山人、湘原济山僧、零丁老人、一枝叟,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直到当今还有些书法家仍然有专门用于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的雅号。关于古代书画家的雅号,情况十分复杂,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请参看《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及其《字号异名索引》。
下款中有的注明作者的书斋名号。例如,米芾有一幅书法作品的下款是: “元符三年四月八日坐雨宝晋斋偶试诸葛氏笔书此米芾”。其中的宝晋斋就是米芾的书斋名号。清代文人使用斋号的风气很盛行,有的人以斋号名称行世。比如,脂砚斋主点评本《红楼梦》很著名,可是脂砚斋主到底何许人也?学者们至今仍然考证不出一致的意见来。
下款中有的标明作者的籍贯,这种做法古代很盛行。例如,宋代王安石的一幅书法作品下款是:“时元丰八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这里的临川就是王安石的籍贯。古今地名有很大差异,必要时应该查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许多地名有别称,例如,北京又称为京华,广州又称为羊城,沈阳又称为盛京,这也是需要适当了解的。
下款中也有注明作品书写地点的。例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一件作品下款是: “贞观九年十月旦日率更令欧阳询书于白庶寺”,这里的白庶寺就是作品的书写地点。
下款中的书写日期历来的写法十分复杂,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古代多数书法家按照惯例书写当朝皇帝的年号。例如,宋代大学者苏轼有一件作品的下款是:“元丰三年端阳月八日眉山苏轼于净因方丈书之”,这里的元丰就是当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
有的下款在书写当朝皇帝年号的同时把干支年分别地写上。例如,宋代米芾有一幅作品的下款是: “绍圣丙戌莫春与周仁熟试赐茶书此乐章米元章”,这里的丙戌就是干支年分,绍圣丙戌就是公元1106年。
有的下款只书写干支年分。例如,明代的陈淳在一幅作品中的下款写道: “壬辰夏日书旧作元宾一笑陈淳”,这里的壬辰即公元1532年。
中国古代记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名称顺序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按顺序搭配,每六十年循环一次,称为一个“甲子”。对于每个天干、地支还有一些另外的称呼,因为在书法作品题款中很少使用,这里就不罗列了。
每年中的四个季节过去有一些不同的称呼。例如:
春季——青阳、苍天、阳春、芳春、艳阳、阳中、三春、九春
夏季——朱明、昊天、朱夏、长赢、三夏、九夏
秋季——白藏、旻天、金秋、素秋、商秋、高商、商节、素节、金天、三秋、九秋
冬季——玄英、上天、安宁、寒冬、三冬、九冬
每年中的十二个月过去也有一些不同的称呼。例如:
一月: 正月,元月,春王,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三正,三微月,三之日,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杨月,陬月,孟陬,十三月,寅月,新正,夏正,月正,开岁,献岁,肇岁,芳岁,华岁,岁岁,太簇(亦作大簇、泰簇)。
二月:仲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花月,中春,甜春,酣春,四之日,花朝,卯月,竹秋,大壮,仲钟,夹钟。
三月:季春,晚春,暮春,末春,杪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寎月,夬月,桐月,桃浪,雩风,小清明,樱笋时,稧月,辰月,姑洗,莺时。
四月: 孟夏,首夏,初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槐月,正阴,纯阴,麦月,麦候,麦序,麦秋,麦秋月,余月,清和月,巳月,中吕,仲吕,朱明。
五月: 仲夏,超夏,恶月,天中,郁蒸,小刑,鸣蜩,中夏,榴月,蒲月,端阳,皋月,午月,蕤宾。
六月: 季夏,晚夏,暮夏,杪夏,荷月,季月,暑月,且月,极暑,伏月,焦月,精阳,组暑,溽暑,未月,林钟。
七月: 孟秋,初秋,新秋,上秋,肇秋,首秋,早秋,兰秋,瓜时,凉月,相月,巧月,霜月,兰月,瓜月,申月,初商,夷则。
八月: 仲秋,正秋,挂秋,竹小春,大清明,桂月,壮月,获月,酉月,仲商,南吕。
九月: 季秋,晚秋,暮秋,杪秋,凉秋,穷秋,菊月,咏月,玄月, 朽月,青, 季白, 霜序, 暮商,季商,杪商,戌月,无射。
十月: 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坤月,阳月,小春月,正阴月,亥月,小阳春,应钟,霷月。
十一月:仲冬,中冬,葭月,畅月,辜月,子月,龙潜月,黄钟。
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杪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蜡月,除月,涂月,萘月,嘉平月,梅月,三八月,丑月,星回节,穷节,大吕,三人月。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每年有不少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朔,元正,元日,元旦,元辰,三元,改旦,履端,履端之始。
正月初二: 履端二日。
正月初三: 履端三日。
正月初四: 履端四日。
正月初五: 履端五日。
正月初六: 履端六日。
正月初七: 履端七日,人日。
正月初八:履端八日,榖日,榖诞。
正月初九: 履端九日。
正月初十: 履端十日。
正月十五:上元,元宵,元夜,元夕,灯节。
二月初一: 中和日。
二月十二: 花朝,百花生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春社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禊日,修禊日,上除,令节。
四月初三: 展上巳。
四月初八: 浴佛日。
四月十九: 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端阳、端节;蒲节,天中节,午日。
夏至: 长至日。
六月初六: 天贶节。
七月初七: 七夕,星节,乞巧带。
七月十五:中元,盂兰盆会节。
八月初五: 天长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八: 潮头生日。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秋社日。
九月初九: 重阳,重九,菊花节。
冬至: 亚岁,短至日。
十月十五: 下元。
十二月初八: 腊日。
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媚灶日。
十二月二十九: 小除夕。
十二月三十:大除夕,除夕,守岁。
每月初一称初“朔”,“旦”,“额”。
每月初三称“朏”。
每月十五日称“望”。
每月十六日称“既望”,“望后”。
每月末日称“晦”。
每月初一至十日称“上浣”亦作“上瀚”。
每月十一至二十日称“中浣”亦作“中瀚”。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日称“下浣”亦作“下瀚”。(据记载,从唐朝开始朝廷每十天放假一天,让官吏洗涤整理衣服,所以叫“浣”。)
每年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寒食节”。
按照我国农事传统,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立春(正月节)——公历2月4日或5日
雨水(正月中)——公历2月19日或20日
惊蛰(二月节)——公历3月5日或6日
春分(二月中)——公历3月20日或21日
清明 (三月节)——公历4月5日或6日
谷雨(三月中)——公历4月20日或21日
立夏(四月节)——公历5月5日或6日
小满(四月中)——公历5月21日或22日
芒种(五月节)——公历6月5日或6日
夏至(五月中)——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小暑(六月节)——公历7月7日或8日
大暑(六月中)——公历7月23日或24日
立秋(七月节)——公历8月7日或8日
处暑(七月中) ——公历8月23日或24日
白露(八月节)——公历9月7日或8日
秋分(八月中)——公历9月23日或24日
寒露(九月节)——公历10月9日或10日
霜降(九月中)——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立冬(十月节)——公历11月7日或8日
小雪(十月中)——公历11月22日或23日
大雪(十一月节)——公历12月7日或8日
冬至(十一月中)——公历12月21日或22日
小寒 (十二月节) ——公历1月5日或6日
大寒(十二月中) ——公历1月20日或21日

书法作品的题款(题跋)上款和下款详解总论插图2题字网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深入,中国人在许多场合越来越多地使用公历纪年。一九四九年以来,为了便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为了我们自己使用的方便,国家正式决定采用公历纪年。几十年来已经被中国人普遍接受了。
可是,至今采用公历纪年的书法家仍然比较少。这也许与至今书法创作、欣赏中普遍存在的尚古风气有关。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当今继续使用干支纪年,使用农历或异称记月、日,与整个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越来越脱节。实际上,真正懂得古代纪年方法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在书法作者中,真正熟悉、能够比较全面掌握古代纪年方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所以,适当了解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纪年、月、日方法是必要的,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在书法创作中应该逐步提倡普遍使用公历纪年,这是书法艺术与现代观众文化心理相适应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书法作品中使用公历纪年实现得缓慢一些,这种情况是应该改变的,也是必将会改变的。
有的作者在下款中署明自己的年龄,特别是年老的作者署明年龄的比较多。一些年龄的说法是:
十五岁,又称为志学。
三十岁,又称为而立。
四十岁,又称为不惑。
五十岁,又称为知命。
六十岁,又称为耳顺、华甲。
七十岁,又称为从心、古稀。
七秩,指从六十一岁到七十岁。
八秩,指从七十一岁到八十岁。
也有的老人直接写出自己的岁数,下面缀一个“翁”或“叟”字。如果是女性作者似应缀一个“媪”或“妪”字,不过这种写法极为少见。
下款有的还有缀语,多数书写在作者名号的下面,也有的书写在创作日期的下面。一般用以表示作者创作时的意愿、心态或敬意等等。例如:
顿首——就是用力叩头,用最高的礼节参拜。表示对于受书者的极度尊敬。王羲之书札中经常使用这个缀语,后来许多书家也沿用。现代书法家已经基本上不使用了。
敬书——怀着崇敬的心情书写。
谨书——恭谨、认真地书写。
沐书——洗手或洗澡以后书写,表示对于所书写的诗文或受书者的尊敬、虔诚。常作为佛教徒抄写经文时署名的缀语。
书——书写、创作。多作为书法艺术作品署名的缀语。
漫书——在某种创作冲动的支配下,随意尽兴地挥写。
信笔——随意挥写,带有某种下意识的意味。
醉笔——酒醉时书写的作品。
识——记识、记述。
遣兴——表现、抒发某种兴致、情趣。
命笔——使用笔 (墨)表达自己的艺术意趣。往往表明作者是有主动创造精神。或者意指作者受命书写。
学书——学习书写,意思是自己的作品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
日课——作为每天练习功课的作品。
……
题款应该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应长则长,应短则短,力求自然巧妙。
题款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与正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题款与正文应该协调统一,组成为一幅完整有机的、具有生命力的书法艺术作品。

参:董文,徐彻 主编.书法题词用语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010381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61098998@qq.com

免费参谋咨询:8:00-22: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