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化古城保定,大都知道声名显赫的“直隶总督署”。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不远的一条小街上,还藏有一座“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是清代清河道员办公和居住的场所,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水利管理机构衙署和道台衙署。清河道全称“分巡道直隶清河道”,正四品,设立于清雍正四年(1726),主要负责大清河、沱河及各淀泊等幾南水系的治理。清河道设立后,一直驻在保定市,其衙署原位于保定府署东侧,道光二十六年(1846)迂至今兴华路址,在雍正四年至宣统三年(1726-1911)的185年间,先后有179任、115位道员在此主持治水,其中9位因政绩卓著而官至直隶总督,在他们的努力下,保定和畿辅地区的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清河道署建筑群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共分为三个轴线。中轴线上共四进院落,是清河道员待客、办公和居住之所;东轴线上仅存东跨院,是幕僚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西轴线上现存花厅及其后两进院落,是清河道员与下属聚会欢宴的场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沧桑、几经战火的清河道署不仅是清代水利建没历程的见证,也是时代的缩影,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18年,经过科学的保护修缮,这座昔目的水利衙署开始“古衙展新颜”。今日,依托修缮后的古建筑群,建成保定水利博物馆,为传承与弘扬保定水文化、延续保护历史文脉和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发挥着独特作用。(津门网作者 魏远景)
位于保定市兴华路3号的清河道署,大门座北朝南,颇有气势。
大门近景,匾额为重修时我国著名书法家张铜彦所题。
清河道署布局图(手绘部分摘自网络)。
张铜彦,1958年10月生,河北高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特聘教授、中国题字网、八斗苑首席书法家。
能写多种书体,尤擅隶书、行楷和魏碑。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双年展”、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情境书法大展”、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展特邀名家作品展、“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特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隶书临、创特邀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临帖展”等,撰文入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展学术文集。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展赛的评委、监委,多次应邀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书法高研班、国家开放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授课。
巨幅隶书作品《苏轼词 赤壁怀古》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情境书法大展”隶书对联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隶书作品被中央档案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收藏。应中国书协邀请,用隶书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中宣部、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日报漫画增刊制成招贴画,在全国各地公共场所广泛发放宣传。应邀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栏目主讲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共15集,并出版发行。应邀为国家开放大学书法学院远程教育课堂录制颜真卿《颜勤礼碑》临习讲座23集。2016年6月,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独家为其举办了“崇尚经典·张铜彦书法展”。张铜彦先生的作品广受大众欢迎,应邀为众多著名公司,企业单位题字题匾题词。